深师传统得要妙 挥毫极意展风华
——记著名书法家赵文生
明代项穆曾于〈书法雅言〉中有言,是谓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而在当今书坛界内,书法家群体中也是有“真伪”之别,诸如那些打着创新旗号来趋名附利的人,便就可以说是伪书法家。而真正的书法大家,则必然是外修诸德,由技入道之人,像今日著名书法家赵文生先生便就是如此!作为一名深谙传统的实力派书法家,赵文生先生不仅是充分继承了帖学精髓,同时在笔墨的挥毫写就过程中,他也更是能从中展现出十分强烈的诗意精神和文人性情!取法传承正宗,翰墨气象正大,所谓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今赵文生先生确是当之无愧!
通俗来说,书法就是一种黑白线条的操控艺术,但仅靠单一的笔墨功夫,作品最多也就只是有着临摹形式的文字匠作。因此,如此在笔墨挥毫的过程中赋予其内在意义,才是真正决定一幅书法作品境界高低的关键所在。此诚如古人书论,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而今赵文生先生提笔挥毫数十载,他的书法造诣自然也是有深谙于此道,其技法之深厚已然是毋庸置疑,所以看他的众幅书法作品,首当其中的便就是一股深厚的书卷气概,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细细品读赵文生先生的众幅草书,其草法挥毫并非是属于单纯的某家某派,反而是有集诸家之所长,最终久久剥换,遗貌取神,令作品既有癫张狂素的纵意之姿,也见二王功底的法脉根源!书中笔墨,是可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用笔如龙蛇竞走,隐隐然其实有形,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书势险峻颇有右军之风,涩急飞白更觉气势开张,笔蘸浓墨,一气呵成,激荡行运,不拘一格!由此再辅以赵文生先生自身的文人风骨,使作品可以充分寄寓诗情豪迈,实乃随心境而驱于毫端,字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精神乃出!
深师传统得要妙,挥毫极意展风华。书法惟风韵难及,此为书家创作之真理。而赵文生先生之所以能将书法造诣臻入化境,其原因也正是在于他对文人风骨的参悟得道,注重字外功夫,力避匠俗习气。所以即便当下书坛环境如何变化,赵文生先生也始终都是能以“传统文人”的书家精神来立身处事。这种大家格局,正是他长期恪守德艺双馨之道所结出的硕果,其深度和广度皆非寻常人所能媲美!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罗扬
2024 年 6 月 7 日 书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