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元——首届中国艺术金马奖最佳书画导师
分类:
名家商城
发表于:2025-08-18
作者:创始人
作品人气 0

前言:
范成元——首届中国艺术金马奖!在这个充满创意与灵感的时代,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激发着人们的情感与想象力。艺术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它跨越时空,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承载着人类共同的追求与梦想。首届中国艺术金马奖评选活动,旨在表彰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家。范成元先生用自己的才华、努力和创造力,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我们再次见证了艺术名家范成元的辛勤耕耘与卓越成就。他的艺术作品,拥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范成元先生技艺精湛,更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探索,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当代最佳书画导师!


范成元,1978年生于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毕业于清华大学艺术系。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一级美术师、国家画院驻院画家、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牧野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古庸书画院院长兼运作部部长、齐派研究院院长、北京萃雅轩精品书画研究中心主任、陨石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兰艺斋签约书画家。出版有《萃雅轩收藏书画精品集》《萃雅轩书画集》《兰艺斋书画选》《萃雅轩》《著名国画家》《当代书画家》《走遍中国》 《图说炎帝》《墨源逸韵》《范成元藏画选》等多种书籍其艺术成就多次被省市电视台,报刊专题介绍,2016年11月被文化部授予海峡两岸书画交流文化大使"称号,2017年十一月,第十三届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联展,荣获一等奖,2018年10月在北京、新乡、封丘举办个人书画展,2019年“第九届当代中国山水大展荣获优秀奖"。2019年度艺术家人物。2021年五月在“文心大美,百年献礼。全国百名书画名家精品展"中荣获“优秀奖"。2022年三月,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高原霸主 西域圣灵
——浅析范成元藏獒作品的审美品格
在中原画家群体中,范成元无疑是实力较为突出的一位。他的画个性鲜明,意笔重彩,气象正大,情感真挚;水墨写意,洒脱灵动,充满时代气息;他笔下的西域风情,壮阔、旷达、深厚,所构建的不仅仅是高原景象,更是其对历史沧桑的深情咏叹;他对文化美学精神的追求,以及极为刻苦的历练,使他的笔墨既大气又精致,可谓刚柔并济,有一种动人心怀的韵味;其所画的藏獒,姿态各异,无不挟着高原独有的威猛神韵。因为热爱和执着,藏獒在他笔下已然鲜活,品味其笔下的藏獒作品,笔者也仿佛看到了雪山上那一颗颗奔跑着的灵魂。他是一位有情怀的画家,吸收传统审美意趣又着力创新,从内容到形式,从线条到墨块,皴擦点染间,无不折射着中国画的大道精神;从其创作数量之丰,可看出他的勤奋;从其对西域景物的绘写之精,又可看出他对艺术的虔诚。勤奋与虔诚,是他走向成功的支撑,也使得他能以纯洁的心灵,勾勒出神山圣水的奇特风情。 范成元是中原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也是一位很有天赋和才能的画家,有天赋和才能又十分勤奋和虚心好学,在画家中实属难得。他笔下的藏獒形神兼备,写出了牠们的勇猛、无畏、豪迈和慈祥,他把藏獒视为朋友,赋予牠们的形象以人的性格和人性的美,这也是他内心感情和心性的自然流露。他是绘画的全面手,风俗、主题画、山水、静物均能,书法、写意水墨皆有研究,尤擅长藏獒,近些年来醉心意笔藏獒的探索,颇有心得和经验;他的作品里气很足,在注重大气势的表现中又不忽略细节的精致,不忘记神韵的表达。所以他的画经得起远观,也经得起近距离的品评与欣赏。 “画虎易、画犬难”,经其数十年的观察揣摩并潜心创作,范成元成为全国实力派藏獒画家。“工则以丝显毫,写则水墨淋漓”,笔墨表现上有工有写皆有神,泼彩泼墨都成韵,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抓其神、写其意、定其形”,用无法之法、大胆质朴的笔墨语言,展现藏獒的原始形态;他的藏獒作品动态感极强,扣住了藏獒最美最猛的瞬间,作品大气、简洁、生动传神,在中国藏獒圈享有盛誉,被国内外众多人士喜爱并收藏。 千百年来,人獒相守,世代相传,孕育出了它无尽的力量和无畏的胆量,守卫家园,予人忠诚;《说文解字》载:敖本意为强健、贤能有义、放荡不羁。水中之鳌是大龟,空中之鷔喻猛禽,大地之骜皆良驹,人之傲者为俊杰……犬中之獒必为王。画虎画皮难画骨,画獒画形难画魂。藏獒身披鬃毛,通体一色,一般画法难以表现,传统的工笔“撕毛”太紧,也只能表现藏獒外表皮毛上的“质感”,难以画出藏獒威风霸气的神韵;大写意则用笔放纵,挥洒自如,可以“写出”藏獒的“气质”,但一般人看不懂,认为过于“简单”……兼工带写,则有收有放,既强调了藏獒本身的结构和毛色质感,又刻画出了藏獒的眼神和表情,可谓形神兼顾。范成元是一位睿智的思辨者,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始终坚持艺术与哲学双重思维的深度存在。他深厚的造型功底与入乎传统又出乎其外之创新笔墨,在藏獒绘画上独扬高帜;其翰墨独具的创意和自由不羁的精魂铸就了他绘画的精神张力,他水墨技术娴熟与生命激性的融合,笔随时势动,直入大千境的艺术魅力,书写着世间生命的大美和一位艺术家的尊严与理想。其“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的敬业与超然境界令人钦佩。 范成元是把藏獒当作神来画的,这是因为他内心中的神明和信仰需要一种物象来显现。而且藏獒也确如神物,是犬,但比常见之犬超凡脱俗。而且皎洁,带着无限的美,凝聚了不可知的神奇与光。这也是范成元的情怀,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抵达这个境界,这让他笔下的这些动物具有了英雄气质和理想主义的光芒,让人仰望又敬畏。这也让范成元的绘画成为修行之路。磕长头匍匐万里路,不为超度,只为透开美术之眼;画破万支笔,轮转千番日月,只为触一下艺术之灵魂。有人朝拜为了圣灵,范成元绘画为了神明。一条灵魂的皈依之途,一场盛大的洗礼和净化。 所以,范成元绘画像从米粒里挑沙子,他是从心里往外捡杂质,都一样的细心、耐心、真心,直到米里没有一点杂质,心也没有一点尘埃。你看他这些纯如青瓷的藏獒,不论是卧伏如钟,还是昂立如松,抑或是如闪电一样奔赴,如飓风一样腾跃,其画面都是那么清澈和澄明,而藏獒的神情都是那么高傲和优雅,还有一种俯视甚至蔑视一切的霸气和强悍。这是一种弃绝凡尘的超然之态,也是一种永远向上的能量在喷薄,整体给人一种纯洁傲然之美,又具热血沸腾鹰击长空的激越和豪迈。这绝不是仅仅有了造型的高妙和深厚的水墨功力就能表现出来的境界,这是他胸襟的外化和具化,这内在的情怀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格调。所以优秀的艺术都是艺术家人格的凸显和展示,范成元能不断跋涉在青藏高原,披着寒冷与酷热,视藏獒为兄弟,这不仅仅是为了画好藏獒,更是他内心的品格在攀升,是他的凌云之志在召唤和照耀,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英雄气势在迅猛地扫荡大地。 你看范成元的《高原霸主》和《藏域使者》,一个在奔赴,一个在眺望,一动一静中,一种雄壮和劲健在蒸腾。前者重在威风,体现于速度,这只藏獒在画面的右侧奔出,身体略向它的右侧倾斜,目视前方,四肢弓成弓箭,似在蓄势待发。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身体有些倾斜,就增加了动态和动感,这是离心力的作用,随时要爆发的感觉,让人进入到一种追逐和奔赴,闪电和雷霆的快捷和力量中。而后者重在威严,关键点在于停顿,也就是凝视。这是奔驰后的休憩,还是爆发前的觅望,抑或是家园前的守望?总之是向远方延伸,是对远方的探寻和期待,是内心的火焰和梦想在燃烧和翻腾。所以这也是一种动,一种内心的、情感的、愿望的沸腾和奔腾。这是撬动着感觉又不展露于视觉的动态,有唤醒的效果。所有这些其根源和呈现的还是范成元内心对理想的渴望和悸动,是他雄健的人生态度的显露。这让笔者想起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关于劲健一格的解释,其中有一句叫“积健为雄”,翻译过来就是:蓄积正气,笔力方可显出豪雄。所以范成元作品就能“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简化一下就是“像苍茫滚动的飞云,如浩荡翻腾的长风。” 范成元的藏獒系列作品确实有这样的效果,这是胸襟与作品的相互呼应,是内功与外功的有机结合,更是他这些作品的精髓和精神。所以范成元画这些藏獒其核心还是取其精神,画其本质。神,指藏獒的神态和神采,藏獒的灵魂,是藏獒的文化意义和道德象征。这是范成元创作的核心,也是他追求的艺术高度。各种姿态万种方法都是为了找到藏獒的精神,为了凸显出藏獒的灵魂。那么范成元笔下藏獒的神和魂是什么呢?笔者有以下感受: 首先,画出藏獒的“神”之一是霸悍,即霸气和雄健。这有时能目视所见,而看不见的是这种霸悍给我们带来的内心变化。你一张张看,一页页翻,面对这样一群敢对苍穹一声吼的藏獒,一种雄壮的力量在内心生长和壮大,还有它的高傲和蔑视精神,让我们也对人生的种种苦难和不如意有了战胜和藐视的勇气和气势。这样他的这些藏獒就不是简单的好看,而有了内容和厚度,也就是思想的力量和光芒。这些藏獒也就不是简单的动物,而有了文化的含义和重量; 其次,“神”的亮点就是范成元画出了藏獒的孤独美,这也是这些藏獒的精神。我说的孤独并非孤单,而是高不可攀。这也是前面提到的霸悍的延续,因为内心的强大,因为志向的远大,让这些藏獒曲高和寡,他们也沉醉于这种高蹈中,犹如日月烛照天地,灿烂而壮丽。比如前面提到的两幅,还有《富国红利》《雪野情深》《獒风万里》等等,他除了展现藏獒的勇之外,还有藏獒自信和孤傲。那种壮美与藏獒的孤单合起来不仅让我们有了仰望,更让我们有了一种怜美的感觉。这也是他自己理想和情怀的展示,是他个人命运和心灵感受的泄露和显现,这就让这些动物和水墨有了情感和温度,而走心的作品就更能震撼心灵; 其三,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反复翻看这些充满了人情人性的动物,看久了,就有了亲切的感觉。就会感到霸悍和雄健是外表,藏獒的本质是温暖的,是有情有义的。也就是说雄健和高傲包裹的是藏獒的忠诚和爱。也就是它的神勇和怒吼都是爱主人爱家园。所以范成元也深有感触地总结:“吾爱藏獒敬其忠,久而久之竟友朋”。这也道出了这些藏獒具有上述精神的实质。因对藏獒的敬仰,才能画出藏獒的神;又视其为朋友,这些藏獒就有了人味。这就是范成元笔下藏獒“神”的第三点。所以,范成元画这些藏獒的核心是爱,因为爱发现了藏獒的美,因为爱把思想渗进了美;爱使思想坚定,思想使爱有了价值。爱是流动的美,美术是凝固的爱。正是这种爱使范成元对藏獒的情感变得细腻和多情,使这些平凡的动物充满了生机和光泽,而思想又让这些光泽有了内容有了充实。范成元就是通过这些动物诉说着自己的心灵和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用线条擦去蒙在生活表面上的灰尘和污垢,让生活重新放出美好明洁的光芒。他把艺术直接引进生活了,这使艺术走下了神坛,变得亲切和普通;同时他又把生活艺术化了,使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了、神圣了。这种思想动机又让范成元的创作越过了动物的、个人的喜怒哀乐,升华到思想的哲学的领域。那么笔者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来总结范成元这些藏獒的哲学和美学意义: 一、 藏獒是神的符号。这是本篇开头就提到过的。藏獒是青藏高原的保护神,代表最高之巅的山峰,自然而然地带有神的威严与神圣。但这里的神并非宗教意义上具体的上帝,而是神灵。神灵也是形容词,形容藏獒有不可侵犯的神圣和神秘。而且藏獒在高原也确如神物,神奇、神速与神器。藏獒象征着神灵,在混乱的无神的当下神灵就是人内心的秩序,有了神,人就不会迷茫,就会减少欲望和行恶之举,让文明和爱朗照心灵。所以施勒格尔在《思想集》中说:“神,我们是看不见的,然而,我们处处都看见神一样的东西,而且最先最重要的,是在一个明智的人的心中,在一个活生生的人为作品的深处见出它。”这就是作为神的符号的藏獒给我们的启示。 二、藏獒是信仰的象征。藏獒的文化意义代表着理想和美,一种高洁的品质,它的曲高和寡,牺牲精神,宁可玉碎绝不坠落凡尘的行为,都具有英雄气质和理想主义。这也是范成元追求的精神本质。我们也可以说藏獒是范成元灵魂的移植,是他思想的形象化。其实藏獒与范成元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说是互为喻体,互为原型和替身。尤其是当下,艺术以及整个文化的岌岌可危正是藏獒孤独的处境和困境。所以我看这些在雪山和岩石间孤独行走的藏獒总让我想起那些宁可孤独,绝不庸俗,宁可牺牲,也要坚持理想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藏獒的奋进与坚持就是艺术家们在一个信仰模糊的时代依然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看见的光明走自己的路。所有这些构成了藏獒——艺术家——理想的独行者和前行者的审美形象。 三、笔者把这种联想视为范成元绘画的宗旨和文化意义。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就是画家人格魅力与艺术精神的统一,是艺术家内在素质与外在自然的结合,是灵魂、自然、美学和哲学共同完成的审美品格;范成元主张“为艺当学解牛功”的绘画思想以及“虚实相生”的绘画理念。他绘画主攻国画藏獒,兼画山水和花鸟,犹喜画藏獒、梅花、荷花等,崇尚写意精神;书法主攻魏碑,善行草。初学《赵熙字帖》,后对王羲之、米芾、王铎诸体皆有涉猎,犹对《张迁碑》《石门颂》情有独钟。细品范成元的藏獒系列作品,笔者总能追寻到他师法自然、传承发展的踪迹,从中找到一种忠诚、坚毅的高原情怀和神秘、奔放的英雄主义色彩。一、真实严谨,笔墨纵横一是“真”于“实”。众所周知,结构严谨、造型准确是传统中国画的生命,而传神逼真、韵味悠长则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范成元认为,传统是学不完的艺术宝库,要反复探索、得其要领,保持笔墨的独特性,师其意而不师其迹。在创作中,他不断吸收东西方新视觉艺术语言的元素,扩展光线、解剖、肌理等新技法的探索,把传统工笔画的勾勒、渲染以及西方写实主义手法和梦幻般的意境都融入藏獒画创作中。明人王履《华山图序》云:“意在形,舍形何所求意?”范成元深谙个中之理,坚持走写意主义创作之路,以大众审美情趣为取向,独创了意笔藏獒长毛画法,将中国水墨和意笔进行有机结合,使意笔动物画能在生宣上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他的意笔绘画语言扎实而有灵性,细而不腻、工而不匠,多层面体现了藏獒的灵气和虎的神威。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意笔藏獒蓬松柔韧,妙自天成。其代表作《藏域之神》,是一幅经典的藏獒意笔画,造型精准、笔法灵动,充分将西方绘画的光影、解剖学、骨骼学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有机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叠加渍染和破笔扁平撕毛的细腻逼真的画法,使藏獒的忠诚勇敢、桀骜不驯的英雄精神跃然纸上,满纸豪情,荡气回肠,充满了艺术张力。二是“真”于“心”。五代董源论书画时曾说:“师今人不如师古人,师古人不如师自然,师自然不如师造化。”师自然是注重写生,而师造化则是对万事万物的根本理解,是“真”于“心”的表现。范成元的作品从未落入俗套和程式化陷阱,更不追求笔笔与原本相同,他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在师古人“心”的前提下,追求表现自己的笔墨语言和独立精神。其实,艺术的灵魂来自艺术的真实,而非客体的再现。艺术的真实并非客观事物所呈现的真实,而是师从于心的主观真实,是一种合理的艺术夸张。所以,他坚持境由心造的创作原则,一切从内心感受出发,通过画笔再现真实的自我。在他笔下,所有藏獒、雪山、人物都被赋予一种人文精神,都有独特的象征意义。他喜欢藏獒,平素搜集了数千张藏獒图片,而对优良的高原藏獒更是关爱有加,他喜欢藏獒的大智若愚和高傲剽悍,崇尚忠诚价值观。《高原之歌》,是其近年来创作的颇受市场欢迎的佳作典范。作品笔墨华滋、构图新颖,色彩靓丽和谐,雪山高远静谧,一只黄色彩的藏獒在巨石之上奔走有致,目视远方,充满憧憬和希望。藏獒自信充盈的神态,让读者对神秘的高原充满渴望、充满向往。这是他内心的独白,是对雪域高原的人文关怀;三是“真”于“情”。西画重形,国画重情;西画是科学的,国画是哲学的。所以,中国书画必须以性情为笔墨、以生活为粉本,饱蘸激情,作品才能真气弥漫。
其藏獒绘画的审美特征可归纳为:一、范成元的国画作品吸纳了西画造型和光线的优势,他的国画藏獒那就是“情真意切,魂归高原”。他心在高原,是千里之外心灵的守候。他借藏獒作品言志,借藏獒作品抒怀。他画獒的独门绝技是通过写意来抒发个体的真实情感,亦即“真情”。苍茫雪山一捻红,纵横驰骋写圣灵,纵观范成元走兽类国画作品《王者归来》《獒风万里》《天地之间》都是他直抒胸臆的完美之作,獒的神态威猛无比,如追风精灵,充满了自然之美、力量之美。通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画家的民族文化情结和对传统国画审美价值的取向;二、品雅格高,气韵天成风格是画家把握世界的一种态度和方式,格调就是对这种态度和把握方式的价值判断,是透过形式风格折射出来的艺术趣味的等级形态,其根源则是一种人格价值和品位—寓于美中的真善程度和形式化的精神品位。德国诗人歌德指出,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性与世界说话,但这完整性不是艺术家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范成元进修于中央美院研究生班,以自己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兼工带写的藏獒表现技法,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完整性、内容与形式相协调的完整性。欣赏范成元的藏獒系列作品,首先应该具有高原人文情怀和一定的美学修养。了解高原文脉、宗教信仰以及生态环境,你才能领悟到生命守候的意义,才能理解画家内心诉求和对生命的尊重、热爱。画鬼容易画犬难。国人审美重真、重实、重灵性,而作品的灵性恰恰是作品雅俗的分水岭。疲于创收的市井画家往往都在“真”和“实”上做足了文章,却忽略作品的气韵灵性,时间久了难免落入俗套。范成元情溢高原、心系雪山,胸有大志,打破了藏獒绘画的程式化模式,赋予藏獒以新的神韵,侧重于人文精神,在抒情写意上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幅精妙的国画要具备文气、仙气、禅的意境,画不入禅,意必肤浅。国画为朴素美术,符合儒、释、道三家的共同点——朴素,见素抱朴,越朴素品格越高。中国画应该有儒家的学养、道家的理念、佛家的境界。范成元在创作上追求以儒学入禅,追求虚实相生、阴阳互动、中庸和谐、民族团结。其作品《雪原图腾》全方位再现了其哲学思想和美学理念,吸收了宗教图腾崇拜审美和大众化、民族化的务实审美,探索出了大型犬科、猫科动物题材新的绘画方向。无疑,这种探索是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苍茫的雪山更为画面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用干笔对雪山进行反复皴擦,使作品更具有灵性,超凡脱俗。他用画笔再现了高原民族的信仰和对幸福的渴望,表达了他对这方土地的挚爱,表现了这块土地上悠久灿烂的文化。艺术创新是时代审美的需求,是一个民族富有活力和创造精神的表征。范成元在藏獒等系列创作中兼容并蓄,大胆注入人文关怀,让更多的人关注高原生态。这是他绘画创作探索的方向。他的笔墨技法日臻成熟,并形成了独立的语言符号。他实现自我突破的路径已经不在技法,而在于对哲学的思考和审美情致的定位。目前,人文精神的失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范成元抓住了时机,大胆探索,将自己藏獒题材作品扩大化,将山水、人物与藏獒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条。其作品内涵更加丰富,主题更为鲜明。
范成元画藏獒的独门绝技是通过写意来抒发个体的真实情感,亦即“真情”。藏獒是藏域文化非常重要的部分。被誉为“中华名犬”,它气质刚强,尊贵而高傲,动作敏捷矫健,敢于与凶狠的高原狼群搏斗,可以与藏熊一对一的抗衡,但在其另外一面,对其主人又忠贞不二,可以命报之。因此,范成元很喜欢藏獒,平时便喜欢搜集藏獒图片多达数千张,因为他认为藏獒身上那种大智若愚和高傲剽悍的样子,就像他崇尚忠诚的价值观和和谐发展的民族观一样;也正是他对藏獒的喜爱之情真实地体现在了作品之上,他将藏獒画出了雄狮的威严、猛虎的凶悍,同时也让他的作品令人感到生动灵活,犹如在眼前一样,深受好评;五代董源论书画时曾说,“师今人不如师古人,师古人不如师自然,师自然不如师造化。”范成元坚持境由心造的创作原则,一切从内心感受出发,通过画笔再现真实的自我。在他笔下,所有藏獒、雪山、人物都赋予了一种人文精神,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他所绘藏獒笔墨雄浑滋润,造型严谨生动。将中国水墨和意笔进行了有机地结合,独创了兼工笔带写意的藏獒画法,将中国水墨和意笔进行有机结合,使意笔动物画能在生宣上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他的绘画语言扎实而有灵性,多层面体现了獒的灵气和虎的神威,使所绘的藏獒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突出了藏獒的英雄气概,和振奋民族精神的强烈意念。真可谓:东方神犬数藏獒,百兽群中最逍遥;亘古绝世双财神,长风极目逞英豪。 藏獒,精致与粗犷的完美结合,雪域高原的伟大精灵,它剽悍,勇敢,顽强,冷酷,深沉,自由,这一切让范成元如此地着迷。近些年来,他不断地探索、写生与创作,他带着他的国画藏獒一路走来,征服了所有的爱獒人士,那种跃然纸上的威风霸气,让人震撼;他终于找到了自己艺术的归宿,也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在藏獒画的世界里,范成元像藏獒一样,飞驰在广阔无垠的雪域高原;他以酣畅的笔墨,纵横的笔法,恢弘的气势,充分描绘了藏獒剽悍勇敢、桀骜不驯的精神气质;他作画时讲究一气呵成,笔力遒劲奔放,酣畅淋漓,神形兼备,貌似随意挥就,实则不失法度,浓淡疏密巧妙穿插,真可谓满纸豪情,鼓荡的气息似要破纸而出:在范成元看来,一只体型匀称、目光如炬、不怒自威的藏獒也如同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并且这件艺术品是有灵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能让人感受到不同的魅力。正因如此,这也是范成元愿意用自己的画作将藏獒之美体现出来的原因。 如果说范成元水墨画《五福临门》是以“势”取胜,那么他的长卷《雪域传奇》就是以“情”感人。画面由数十只藏獒组成,整体高两米五,长12米,整个画面色彩斑斓、气势恢宏,主要是突出藏传佛教背景下他对各种藏獒动态的描绘场景和藏獒的崇敬之情;在绘制过程中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包括藏民族对装饰、数字、色彩、服饰、建筑、动物等)借鉴了唐卡及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些表现技法,用壁画的表现形式,用浪漫主义的构成方式,用矿物质颜料,用西域雪山作背景等等,力求画面的装饰性和主题性高度统一。将这种高原奇兽活脱脱捉到尺幅之间,范成元就得精熟獒之形、獒之姿、獒之神这三重递进的艺术关节。獒之形是画獒的基础,涉及獒的身形轮廓、毛发质地;獒之姿是獒的外部动态,站立踞卧扑击咆哮是也;獒之神是獒的内在世界。范成元画獒于这三重关节处,皆无丝毫马虎;藏獒之能入画,从美术的角度来讲,它的蓬厚密实的毛发,尤其适宜于水墨画的墨性;但墨性转化为物象后再在宣纸上的呈现,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范成元为了能够达到这心手合一的境界,废纸千张,多方尝试,才慢慢摸索出他心机独运的“成元画獒”新技法。简单来说,他的画法就是将小写意的丝毛笔法和大写意笔法融合起来,丝毛画法求其质感,写意画法求其神韵。在创作时,他注意到雪域极地生活的藏獒,为适应高寒,皆长着一身厚密的毛发,雄性藏獒的毛发更是粗密,颈部、肩部、背部、前后小腿都披有粗长的毛发。头面宽阔,鼻筒宽大,尾部长着蓬松、卷曲如花状的尾巴了然了这些特征,范成元为藏獒造像就做到了心中有底。
细观范成元的作品,笔者发现范成元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大体上喜用两种画獒的风格:一是用浓墨、淡墨晕染出藏獒大面积的体毛,然后用散锋在藏獒的头颅、脖颈、胸腹、肘臂、后臀处迅疾擦出多组短而有力、方向多变的毛发,那墨韵那意态,活脱脱让那根根毛发长在活的肉躯;另一种画风是藏獒的造型皆用写意笔法浓淡点染,不做细节上精细的处理,整个画面上被恣意突出的,是淋漓的水墨意韵,是水与墨晕染、滋蔓开去的明暗衬托,是水与墨混润出的一派浑厚华滋。经过一番比较,笔者以为他的后一种画风更为接近传统,而前一种画风则在形神兼备之际,既有中国水墨画的古韵,又融合了西方绘画的元素。具体来说,中国传统的绘画里,讲究的是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视觉韵味,我们只要看看宋代画家法常画的老虎,赵霖画的六马图,李迪画的猫,要么一面用重墨画出大体轮廓,一面用短促的散锋画出动物的短毛,要么略用粗笔勾勒几笔粗毛,只在画到马鬃、马尾的时候才用笔“梳”出一道一道细密的纹理,后来徐渭笔下的猫、沈周笔下的毛驴也不出这一路数。而这到了范成元笔下,出现了很多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他所画出的藏獒毛发,有着精微的明暗层次,其在绘画效果上的质地俨然那活兽的毛发“呼吸”在空气、光影和体温里。那些密布在藏獒身上的毛发,经过他的透视,显现出多重方向上的运动,而不像古人所画的兽毛往往沿着一个方向顺滑而去。这是他新法的极工之处,透出他严谨、精准的造型功力。有了形的空间生气作依托,范成元便在一派密毛中显现出藏獒的骨骼。对一个画家来说,或许画瘦人易而画胖人难,因为瘦人尽显骨架轮廓,而胖人的骨架结构都隐没在丰满的肌肉之中,只画到有肉无骨的地步,这肯定是愚钝之徒的手脚,而要做到有肉有骨、肉不没骨,才是高手大家显出手段、亮出高明的地方,这正像书法中的藏锋,颜体的把字之骨力包藏在丰厚的笔画中。 无论工其形、写其意,范成元把自己最为精到、擅长的画才,集中在对藏獒眼睛的刻画上。中国传统的人物画论里,最精髓的一条经验就是晋代画家顾恺之说过的——“传形写影”都在一双眸子里。画人如此,画动物也是此理。范成元画獒,其精绝处,当在对藏獒眼神的描绘,那精微的处理,往往只是在藏獒黑眼珠上露出的那么一小点亮点上,透射出藏獒目光的明澈晶莹、威猛锐利。对背景的不着一笔,或者约略以草书笔法勾画几茎野草,晕染出草地的氛围,只是听任他自己随性、随兴的即兴处理。 纵观范成元的藏獒系列作品,笔者还看出他不论画单只藏獒、还是两只三只,甚至画十多米长卷,都比较注重空间的处理。而吾更欣赏他在勾画、点染时的成竹在胸,这让他画的藏獒充盈着活的气息,跃动着巍然的神气,迸发着凛然威猛的兽力。但这仅仅是描摹这雪域神兽的一端、一面,范成元不满足于这一点,于是,一幅一幅绘有藏獒各种活动姿态、生活情态的画面展现在尺幅之间,给我视觉冲击的,一幅是描绘藏獒从睡态里猛然醒觉的构思,这是多么迅捷的一个瞬间,可他却捕捉到了这个转瞬即逝的身体运动的瞬间;一幅是表现母獒舔舐幼獒的温情画面,在一味强化獒威的习惯性画思之外,能另辟一境表现藏獒的另一种情态,这让我看到了范成元才情、心性的健全,观察、体验的周详,眼力的敏锐深挚。 “真积力久则入”,入则入乎大境,范成元已经用他不懈的探索步入其间。但他深悉画境、艺境的极致处当如“云在山头登上山头云又远”的情境所示,他的步履在独具个性的水墨世界里悠游精进!祝范成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笔下再丰收!本文作者张本平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原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原书画院院长,《中原书画报》总编,郑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香港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创作院理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客座教授,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作家、评论家、鉴赏家、书画家、教育家,是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地址:河南郑州市新郑南龙湖泰山路1号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中原美术学院










官方备案
主办单位:艺览天下书画商城,协助单位:艺览天下书画商城评审组委会 本站内容由书画家自行提供,如遇经济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